一、基本情况
该项目位于昌平区城南街道昌盛园社区。本社区楼宇建成于20世纪90年代,占地面积约26公顷,常住居民2341户。由于管理失序和私搭乱建等问题,该小区成为昌平区基层治理的难点。自2020年7月起,城南街道坚持党建引领、主动治理,通过有效的群众工作推动了社区环境的改善提升,拆除了私搭乱建和内部围墙,重新整合使用了2万余平方米的公共空间。同时,将21个小区合并为一个小区,并引入统一物业管理解决了物业管理水平不高的问题。
二、实施成效
该项目实现老旧小区环境风貌的大幅提升。累计改造社区楼间空间约6万平方米,新增绿地1.4万平方米(其中新增乔木600余棵),改造提升社区便民广场、居民议事厅、童心苑、健康小屋等高品质公共空间1800余平方米,新增蓝色环形步道800米、塑胶儿童乐园(含跑道、滑梯、沙坑)1000余平方米、雨水花园2000余平方米、中草药种植基地400余平方米、绿色低碳智慧化设施10处、智能垃圾桶站3处。
通过依法合并物业管理区域、引进统一物业,确保了改造效果长效保持。建立居民议事厅、规范开展居民议事活动,持续引导居民参与社区建设。以丰富多彩社区活动和设计评选社区LOGO,不断提高居民认同感和幸福感,做到了拆除“围墙”的同时打通了“心墙”,让居民身处美好家园、享受幸福生活。
昌平区全面提炼总结这一短时间、低成本、可持续的老旧小区改造模式为“昌盛模式”。2021年11月,被住建部纳入《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》(第四批)向全国推广;2022年入选中国改革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。2023年,街道组织编写《老旧小区持续更新改造手册》和《老旧小区改造群众工作场景化手册》两本工具书,并向全市介绍老旧小区改造经验。目前“昌盛模式”已经成功推广至城南街道辖区11个老旧小区、1条背街小巷,改造面积近100万平方米,形成了以点带面的街区全域更新格局。
三、创新经验
1.借助媒体力量凝聚共识,营造社区共治良好氛围
针对改造前期部分居民反对拆除违建和围墙的问题,街道工委主动靠前,直面矛盾,依托北京电视台《向前一步》栏目,面对面与居民真诚交流,讲清“法、理、情”,和在场居民达成共识,带动全体社区居民充分理解并支持改造工作。充分发挥“社区党委-网格党支部-院落党小组-楼栋党员骨干”组织体系作用,用好“三会一书”(开好党员会、居民代表会、居民协商议事会和发放一封信)问需于民、问计于民,形成社区改造提升上下一心、共商共建的生动局面。
2.坚持违建必拆,全面亮出改造提升空间
坚持“先拆违建后提升”,成立五人工作组,采取“五式”工作法(“地毯式”摸排、“走亲式”入户、“车轮式”谈判、“硬核式”拆除、“闪电式”修复),先拆“心墙”再拆“围墙”,入户1000余家,谈判600余轮,仅用62天,500余处私搭乱建、1000延米内部分隔围墙全部“零补偿”拆除,亮出全部公共空间,为推进社区整体改造提升与空间有机更新清除障碍、打牢底盘。
3.聚焦全龄友好,设计引领满足居民需求
坚持“全龄友好、幸福共享”原则,将专业设计与居民点单相结合,把座谈会、共商共治墙、入户征集到的30余条居民意见融入设计方案。在社区中部区域集中打造人车分流的休闲娱乐场地,零高差(无台阶)设计保障场地可达性和全龄友好性。重组小区内交通流线,建设环形健身跑道,串联童心苑、健康站、议事厅等适配不同人群的服务设施,形成轴、带、块、环、点协调统一的系统性设计,满足老人、青年、儿童等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需求,确保改造真正改到居民“心坎上”。
4.突出集中统筹,全域整合各方资金资源
街道工委牵头抓总,成立“一班一组一支部”(项目专班、工作组、临时党支部),带动社会单位、社区居民深度参与改造。多渠道筹措改造资金,集中市区“微提升”资金约700万元,党组织服务群众经费约200万元,动员10余个社会单位捐赠400余万元,
统筹其它资金300余万元。坚持一次规划、集中实施,前后三期工程总用时六个月,破除以往每年小额资金分项投入、反复施工的弊端,公共空间改造每平米综合投入仅267元,大幅降低成本的同时保障了高品质,实现了小投入、大提升。
5.合并分散小区,两年物业收费率提高60%
充分运用党建协调委员会,动员21家产权单位移交管理权,整合原有36个出入口为12个,组织2000多户居民投票,将原先的21个小区从法律和空间上合并为1个小区,实现“一体化”管理,形成规模效应,摊低物业管理成本。同时物业公司着手收取停车管理费、商业广告等获取增值服务收益,物业服务品质持续提升。居民逐步养成付费享受服务的消费习惯,两年内物业收费率从10%增长至70%,实现社区治理良性循环。
6.着力氛围营造,持续打造特色友邻社区
在社区党委的领导下,成立昌盛园社区公益联盟,联合专业社会组织、公益服务单位、聚火星辉老党员先锋志愿服务队等,以高品质活动、志愿服务和协商议事持续营造社区氛围。开展“重返20岁”、邻里市集等特色活动50余场,培育“昌盛无界”议事品牌,创新探索“居民服务居民”便民服务路径,引导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,形成“友邻相伴”的社区氛围。2022年,昌盛园社区入选全国志愿服务“四个100”先进典型。
7.探索“商居同盟”,“昌盛模式”从社区走
昌盛园社区旁的背街小巷介山路,整体空间老旧、交通秩序混乱、公共空间匮乏、商业活力不足。街道创造性将“昌盛模式”推广至介山路改造中,通过成立“商居同盟”,组织商户、居民、产权方、设计公司、行政管理部门等多个主体在同一平台对话,群策群力、统一思想,将专业设计理念与商户、居民需求相呼应,实现街区立面统一风格、商户店招个性化设计、居民生活需求有效满足。统筹背街小巷补助、党组织服务群众、城市更新等多笔资金,一次集中实施改造,每延米投入仅2万元就实现了街区立面和市政配套设施品质极大提升,道路交通“人车分流、机非分流”。改造后的介山路已成为一条“烟火气”兼具“时尚范”的高品质生活小街——昌盛小街,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提升。